
有时候在生活中会聊到紫禁城这个话题,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像对话中一样,突然就大脑一片空白,只有查下百度了,所以提前了解一下,聊到也不再怕,带你五分钟掌握紫禁城的关键信息。
天上紫微垣,地上紫禁城。天子“象天立宫”,紫禁城被誉为地上天宫,紫禁城是故宫的旧称。
曾经的紫禁城,隐秘、遥远,还带着一丝高高在上的威严。
故宫,是中国人心中最神圣的一个梦。
紫禁城宫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。
600年间,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,它见证了24位皇帝的人生,从高高在上的皇宫变成了人民博物馆。
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,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,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,房屋九千余间。
中国古代讲究“天人合一”的规划理念,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,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。
天帝居住在紫微宫,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“天子”,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,《后汉书》载“天有紫微宫,是上帝之所居也。
王者立宫,象而为之”。 紫微、紫垣、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。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,常人不能进入,故称为“紫禁”。
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“皇城”,大约明朝中晚期,与外禁垣区分开来,即宫城叫“紫禁城”,外禁垣为“皇城”。
紫禁城继承唐宋规制,与城市功能、山水形势有机结合,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。
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,东西宽753米,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,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。
紫禁城有四座城门,南面为午门,北面为神武门,东面为东华门,西面为西华门。城墙的四角,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,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,形容其结构的复杂。
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。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,统称三大殿,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。
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、武英殿两组建筑。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、交泰殿、坤宁宫,统称后三宫,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,其后为御花园。
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、西六宫,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。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,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。外朝、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、外西路两部分建筑。
故宫是一个巅峰造极的存在。古代宫殿,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。博物馆,它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。
北京故宫有180多万件文物,是什么概念呢?台北和沈阳两处故宫加起来的藏品总数,也就只是北京的零头罢了。
在600年的传承中,其将“天人之际”“礼乐复合”的中国文化思想一以贯之地发扬光大,既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融合,亦有西学东渐的文化特质,是“有容乃大”文化情怀的实物例证,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“大成之城”。
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最辉煌的篇章,历来是中国古代营造的重点所在,历代帝王借此以突出国家政权的至高无上、慑服天下。
紫禁城宫殿更是宫殿建筑发展的集大成者,代表了当时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准。
巍峨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不仅满足了封建帝王质与文化需求,而且成为国家政权神圣庄严的象征。
故宫如今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年轻、越来越亲民的超级IP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