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只知道茅台镇有闻名世界的酱香酒,却不知道茅台镇非常悠久厚重的三大文化:酱酒文化、盐运文化和红色文化,上次介绍的是酒文化,这次主要介绍茅台镇的盐运文化。
在山高林秀的贵州深处,茅台镇是山林中一个独特的存在,这里不仅有酒香,还有浓重的古盐味道。也许是地理原因,也许是自然条件所致,贵州不产食盐,数百年来,食盐成为了贵州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,贵州百姓所用食盐完全依赖于外省。
“蜀盐走贵州,秦商聚茅台。”公元1745年到建国前后的200多年里,我们贵州吃的盐巴都是从四川自贡运送过来的,四川食盐通过茅台镇这个口岸进入贵州。
乾隆元年,四川在贵州边境开设了四大口岸,专门运销川盐,贵州是目的地,数百年的贵州古道上,来来往往,人背马驮的除了山货就是食盐,川盐入黔,推动了这一时期贵州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,沿河而居的百姓,在此后200余年间,依靠人力运送川盐成为了生活的主要来源。
从四川合江县溯赤水河而上,至茅台中转入黔,这一个盐运码头口岸称为“仁岸”,仁岸也是川盐入黔上岸的第一个盐运码头,川盐入黔数量,仁岸独占三分之二,在盐运的带动之下,茅台的商业和贸易在川黔边境崭露头角,并成为贵州最大的食盐集散地。
也正是由于盐运事业的发展,促使赤水河畔,茅台镇内酿酒业异军突起,据记载“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,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。”
酒成为了背盐工人的生活佐料,在汗水挥洒之后,一碗白酒下肚,疲劳散尽,对生活依旧充满希望,这一条盐路引进的是盐,输出的是茅台酒,悠悠荡荡的船揺,把茅台酒和茅台的名气送出高山,在引进与输出之间,盐和酒共同成为了赤水河边的招牌。
在过去,茅台渡口是川盐入黔的重要口岸,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第三渡也在此地,从那时起,茅台镇就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的红色情缘。
1979年,为了纪念红军在茅台镇那段峥嵘岁月,茅台渡口纪念碑在赤水河畔拔地而起。1995年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之际,仁怀市政府在朱砂堡的山顶上修建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。
茅台镇几度换新颜,但茅台渡口与纪念碑的风貌依旧完整地保存了下来。
因为盐运的发展,形成了茅台镇繁荣的商业景象,吸引了众多的商人云集茅台。盐来酒往,盐酒联姻。茅台酒顺河而下,进入中原,走向世界,可以说,盐,见证了仁怀的对外开放和繁荣历史。
贵州紫禁城酒业
紫禁城酒业是茅台镇唯一皇派酒庄,酒厂位于茅台镇酱香酒核心产区,距茅台老厂一车间(茅酒之源)仅650米,由原茅台酒厂酿酒专家蔡永伦、制曲专家徐显珍的女婿王应伦先生创建于80年代初。30多年来,酒厂一直坚守蔡老提倡的纯手工古法茅味风格酱香酿造工艺,并聘请中国酱香白酒专家、仁怀市酱酒顶级专家为酒厂技术总顾问,力保持续酿造出酱香浓郁、酒体丰满、圆润绵柔、醇厚协调、回味悠长、空杯留香持久的好酒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